招远市金岭镇山里陈家村位于金岭镇西部,地处雾云山以南的群山中,位置优越,交通便利、自然风光优美。全村现有村民179户,人口528人,党员35人。近年来,山里陈家村坚持以党建引领为旗帜,以“完善基层治理体系”和“发展村集体经济”为目标,扎实推进“信用+乡村”振兴,擦亮宜居乡村“幸福底色”,走出强村富民新路径。
坚持党建赋能绘就乡村振兴“新篇章”
山里陈家村坚持党建引领,始终突出村党支部引领作用,聚焦主责、扛起主业。一是村“两委”干部带领群众积极谋划发展,科学制定村级增收路径,在统筹抓好各项工作上求突破,全力推动村集体经济提质增效三年行动计划项目实施,持续增进民生福祉,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。二是党员干部通过“党员承诺践诺”“主题党日学习”“党员志愿服务”实践活动等方式,要求每名党员至少为村民办1件实事,深入了解村民需求和意见,找准查实、精准解决基层和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,把“问题清单”变“履职清单”,对党员每月的表现情况进行积分,作为年底评优树先的重要依据。三是积极探索“跨村联建”,把党组织和经济组织联合起来,携手整合资源,集中发展优势,打造“10分钟”联建村便民服务圈,推行跨村帮扶、为民代办等多项便民服务,推动村级工作由“单打独斗”向“抱团发展”,全面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。
立足禀赋优势发掘乡村振兴“金钥匙”
山里陈家村积极转变发展理念、创新思路,依托自身优势,打破传统单纯依靠土地发包收入的经济发展模式,不断探索种、产、旅一体的融合发展模式,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。积极壮大第一产业,推动传统种植业转型升级。山里陈家村根据村内土壤肥力水平、农业种植习惯和产业基础,合理进行产业布局,将功能桑树种植基地增加到1000亩,不断壮大现代化桑蚕养殖基地规模。做大做强第二产业,打造九顶原乡“范博士”桑叶茶品牌。投资300万元,升级桑叶收储加工中心设备,新建桑叶制冷速冻库,进一步完善冷链配送体系,实现传统种植产业向冷链、贮藏、加工、营养等环节全方位延伸。同时,加强质量管理,大力开拓市场,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。合力撬动第三产业,“盘活”旅游为经济赋能。依托雾云山南端万亩中药材基地及周边优美生态环境,村集体与招远市绿之源园艺有限公司合作开发了“九顶原乡中医药养生谷”项目,重点规划建设生态养生谷、科普研学基地、金石博物馆、特色民俗村等四大区块,围绕观光休闲、医养结合主题进行深度开发,成功创建山东省服务业特色小镇,形成了集体增收、群众致富、企业发展的三方共赢局面。
推进村庄建设擦亮乡村振兴“主窗口”
从改善村民精神文化生活着手,建设山里陈家村村民休闲娱乐场地,改善人居环境,促进村容村貌提档升级。一是挖掘传承乡村记忆。以打造“金都民俗第一村”为目标,聘请专业团队对村庄进行统一规划设计。修建村口大牌坊,打造民俗文化一条街,新建明清风格仿古四合院—陈家大院,翻建民国老中医陈凤阙故居,对石屋、石碾、古井等百年建筑进行保护,按照星级民宿标准对道路两侧房屋进行统一改造,既保留了村庄记忆,又提升了文化底蕴。二是改造提升人居环境。按照村干部包片、党员联户模式,将支部建设与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相结合,建立了“先清后建长管”的长效机制。对淤堵多年的村中心河道进行了彻底清理和重新浆砌,沿岸修筑花墙,安装水车、喷泉等景观,修建了亲水栈道、吊桥和仿古木亭,栽植绿化苗木近万株,全村“白墙灰瓦、小桥流水、鸟语花香”,具有浓郁的胶东民俗特色。三是助力乡村文体发展。依托党员教育活动室、文化活动广场等服务场所,组织开展多样文明实践活动。同时安装设备齐全的体育健身设施,让村民日常锻炼场所举步可就。